【资料图】
QMG青岛广电6月27日讯 今年42岁魏涛(化名)2017年8月转岗成为一名禁毒民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人新兵”,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少了些许年轻人挥斥方遒的飒爽,但他拥有的是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他愿做禁毒执法工作大厦的一块基石,他相信,只要拥有了执着的信念与饱满的热忱,平凡的岗位也一样能彰显出不平凡的业绩。
涉毒案件法制员魏涛在2004年从公安院校毕业后进入警察队伍,在基层派出所历练了八年半,成为了一名称职的“片警”。2012年10月魏涛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并转岗到分局法制大队,成为城阳公安分局一名公职律师。法制民警承担着执法监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制研究、制度建设等多项职责,需要极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魏涛坦言在法制大队工作近5年时间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极大的促进和提升,他开始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审视每一起案件,以及案件中的程序链、证据链,乃至法制外的社会问题。
2017年8月,魏涛转岗到禁毒大队工作,工作中细致严谨、擅长学习,并能学以致用是自己的强项。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禁毒法》《戒毒条例》《新刑事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等法律知识上面,凡是新出台和禁毒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他也都会在第一时间收集并学习消化。针对实际办案中碰到的问题,结合5年有余法制部门的历练和经历,认真总结禁毒案件办理中的方法,深入研究思考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可能碰到的法律问题,撰写调研文章、技战法、预警信息等材料,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提供有价值、有见地、有深度的意见建议,成为禁毒大队不可或缺的小小法制员。
抽丝剥茧研判员他不仅仅是单位的小小法制员,还是名线索研判高手,丰富的从警经历,不同岗位的历练,让魏涛磨砺出了敏锐的侦查嗅觉。面对没有现场、没有受害人的涉毒案件,面对涉毒链条嫌疑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涉毒证据极易毁灭等难点,他都能剥茧抽丝地研判出完整脉络,紧紧抓住案件关键症结。2017年8月至今,魏涛从事禁毒工作近6年时间里,对主侦的涉毒案件嫌疑人、犯罪事实、抓捕落网细节均能做到“一口清”,而且每起贩毒案件的线索他几乎全部参与了摸排、研判、核实,针对每起涉毒刑事案件不仅从法制角度审核案件的证据链、程序链,同时与侦查打击相结合,记录每一起毒品交易的详细情况,结合全局涉毒案件整理线索,深挖毒品来源,实现打击毒品犯罪的“全覆盖”、“零漏洞”。他的抽屉里锁着七八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研判过的每一起案件,从案件源头不断延伸,从一两人到上下线到整个团伙网络,在6年禁毒工作中,他通过侦查、研判梳理涉毒线索,协助或参与破获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案件多起。
防“毒”于未然宣传员“作为禁毒一线民警,每次看到一张张涉毒嫌疑人的照片、一条条涉毒的线索,都让我感到心痛,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被毒品而毁灭的人生,背后还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魏涛表示,这就是自己不遗余力去做毒品预防宣教工作的源动力。八年半的基层派出所工作,让他积累了大量与群众打交道经验,加上平和徐缓的话语,让他具有更大的亲和力,更加游刃有余地和群众打成一片。每年春季罂粟踏查,6.26禁毒宣传月,进企业、进社区、吸毒人员回访帮扶,以及城阳区团委组织的山东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彩虹伞”系列活动中,都能看到他马不停蹄奔走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在我宣讲完之后,校长很感慨地跟我说,让我一定要经常给孩子们上这样的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样的话鞭策和激励着他,更加坚定地去做好禁毒宣传、宣讲工作。几年来,魏涛结合自己掌握的最新毒情形势特点和遇到的典型案例,编写出一系列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课件,进行了近百场次宣讲,受教育群体达数万人次。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刀光剑影的辉煌;没有卓越显赫的战功,也没有人前人后挥斥方遒的飒爽。他拥有的是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他说自己只是禁毒工作大厦的一块基石,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能体现出一名人民警察的意义。
标签:
QMG青岛广电6月27日讯今年42岁魏涛(化名)2017年8月转岗成为一名禁毒
打高尔夫球能经常90字头成绩时一般已经可以稳定地击球,开球可能也没有
南和移动拟在深圳市设立深圳市南和移动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随着2023年各地高考分数出炉,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重点,为更好
动力源(SH600405,收盘价:5 78元)6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